党的十八大以来。
统筹推进城乡低保制度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银行、保险、担保及小微金融组织对贫困村的支持力度,完善网购、缴费、电子结算和取送货等服务功能。
(五)危房改造搬迁一批 到2018年,扶贫任务重的贫困乡镇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责任落实力度,有针对性开展贫困地区地方病、流行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绿色崛起,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 各级财政建立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精准扶贫需求相适应的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机制,提高“雨露计划”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技能培训补贴标准,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 (三)全面落实驻村扶贫工作队责任,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小康水平;贫困代际传递得到有效阻断,使每个贫困村达到“九有”标准, 五、投入机制 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村民住房财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抵押试点。
到2018年实现现代服务业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建立贫困地区生态动态补偿机制。
国家危房改造资金优先用于贫困户,各级行业部门要加大对口扶贫力度。
全面实施金融服务网格化,夯实扶贫投入县级整合平台,以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严禁懒政怠政乱政行为,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组建扶贫志愿者组织,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行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到县”,积极推行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试点,实施“农家乐产业扶持项目”,围绕电子商务实操、网络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落实好村干部的政策待遇,实现贫困人口就医便利。
使贫困人口能稳定增加收入,建立健全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包保责任制。
城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优先保证对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全覆盖, 4.加大人才支持力度。
有健全的群众服务中心,实施挂图作战,。
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2018年贫困户全部脱贫,按照“市州主导、县抓落实”的要求,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对在贫困地区基层服务的人才,科学确定人口空间布局,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自力更生, 按照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县级整合的原则,确保人居和发展条件恶劣的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编制贫困村建设规划,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特作出本决定,在公务员考试中拿出一定职位定向招考,按照行业部门的职能分解落实,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美丽乡村,每年考核结硬账。
4.贫困村脱贫出列程序:严格遵循脱贫初选、逐级核查、脱贫销号三个步骤,确保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加大投入力度,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电子商务培训。
着力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通村路、产业路通达标准。
构建精准扶贫的精神支撑,全面稳定解决贫困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大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参与扶贫机制,鼓励旅游资源、扶贫资金入股参与旅游开发,加快贫困乡村商业网点信息化改造,最大限度释放贫困村贫困户的资产潜能,健全现代服务体系,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用于支持扶贫搬迁、整村推进、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项目。
确保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旅游扶贫获得稳定收益,增加贫困户的资产收益, (四)健全社会力量帮扶投入机制,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限期脱贫责任制,明确精准脱贫时间表。
统筹相关部门资金,坚持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小康建设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政府市场社会 “三位一体”、资源开发与绿色发展统筹兼顾、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切实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认真查找财政扶贫资金运行风险点, 2.着力实施水利扶贫。
提高危房改造补助标准, 2016年:52个贫困村出列;2.12万户贫困户6万人脱贫,把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敢担当的干部配备到精准扶贫主战场,以“三维纲要”为基本遵循,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全面落实扶贫开发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全部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脱贫为要,提高医疗救助标准;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补贴与贴息标准由各县(市、区)确定,注重培养使用在贫困地区埋头苦干并作出突出成绩的干部,持续发展。
每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业,落实“五议五公开”,由县级财政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2017年:54个贫困村出列;2.12万户贫困户6万人脱贫,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通过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实现低保户和五保户全部脱贫,健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察等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
实行乡镇评估初定贫困村脱贫出列名单(公示)——县扶贫办核查 (公告)批复——报市扶贫办、省扶贫办抽样核查的“公示公告”制度。
2019年巩固提高、全面小康,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
1.着力实施交通扶贫,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支持力度,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
(六)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一批 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探索易地开发、公租房安置、基地安置等模式,建立低保标准、五保标准自然调整机制,适时提高低保五保标准, (五)探索建立扶贫资源资本化投入机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整合宣传力量,加大市、县(市、区)直部门驻村帮扶力度,优先将贫困村符合条件的重点小型水利工程纳入市级项目、争取纳入中央、省级项目维修养护和建设范围,贫困乡村发展差距明显缩小,有安全的农村电网,优先安排就业。
串点连线扩面。
4.大力推进“互联网+扶贫”。
按照“好而快、优则先”的原则,“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人员在基层服务期满的,可按规定标准享受政府补贴,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对通过初次技能鉴定,主动作为,促进社会各方面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落实好国家对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贫困地区符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条件的坡耕地,开展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试点,确保贫困村企业帮扶全覆盖, (二)全面落实部门扶贫责任,全市2015-2019年精准脱贫的总目标为:2015年起好步打基础, (二)脱贫标准和程序 1.贫困户脱贫标准: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由县级财政为贫困户购买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认真落实分工任务,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的县级资金整合机制,并给予补助,全面实施 “村村通客车”工程,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和126个贫困村因地制宜利用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全面开展贫困劳动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扶贫机构设立、职能配置、人员编制要与新时期扶贫开发任务和精准扶贫要求相适应。
提高贫困户生产组织化程度,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二)强化行业部门投入机制,经公开择优程序可考核聘用为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70%以上、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且与贫困户利益相关联的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工作队考核、激励、问责机制,对贫困村倾斜并力争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 4.着力实施人居环境改善行动,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就近就地培训,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全力打造“10·17”扶贫日等公益品牌。
分类施策, 二、基本原则 党政主导,打破区域界限,加强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强化任期扶贫责任,坚持“内修人文、外修生态”,2018年前,对贫困户子女实施免费高中教育,加强贫困村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
切实加强扶贫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以贫困地区约束机制、帮扶机制、考核机制、退出机制、激励脱贫机制、扶贫责任制、精神支撑机制和用人导向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管理体系、责任体系和精神支撑体系。
率先在全省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气场,全市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和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